來源:大美無度
中國高質量5A品牌——業務增長的“金鑰匙”。大美無度世界5A高質量評級2023年7月12日在杭州發布:北京市豐臺區入選2023“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中國高質量發展4A”。
“中國高質量5A品牌”評級僅接受企業、大學、媒體、律師事務所申報,歡迎各地方政府和行業協會推薦。
中國高質量5A品牌——業務增長的“金鑰匙”新時代背景:金雞報曉2005年:“品牌就是效益,就是競爭力,就是附加值”重要指示發布;聯合國《有心者勝》報告推動ESG;世界5A品牌評價事業部踏上新征程。為“讓全世界都能聽到并聽清中國聲音”,十年自難忘,2015年世界5A評級在紐約發布基于ESG品牌價值的“世界500強”,“阿里巴巴超越蘋果”。1小時后,美國全球財經電視衛星新聞臺CNBC報道:“這家評級機構與全球任何評級機構都不同。”牢記“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殷切期許,基于市場、尊重市場、贏得市場,高質量發展自主評級,把我國品牌聲譽話語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摘自:魏義光影響力實驗:20億元的廣告費,換不來“中國高質量5A品牌”的聲譽
“中國高質量5A品牌”評級2023北京市豐臺區報告摘要:
一、北京市豐臺區環境高質量發展
豐臺區作為北京的中心城區,是帶動北京南部地區發展的增長極,擁有軌道交通、航天航空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作為北京市軌道交通產業的主要承載區,豐臺軌道交通產業規模大、產業鏈完整、創新能力強,目前已聚集了以高質量“世界500強”中國中鐵、中國通號和交控科技等為代表的軌道交通重點企業180余家,涵蓋了從規劃設計到工程建設、裝備研制、運營服務的全產業鏈,成為全國重要的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基地。
今年2月,北京豐臺區委書記王少峰在豐臺園軌道交通產業融通發展需求發布會上表示,豐臺將致力打造全國先進制造融通創新高地,以國家戰略產業為重點,結合北京高精尖產業集群發展方向,全面支持軌道交通為代表的智能制造龍頭企業發展,加強柔性制造、公共中試、共享試驗等平臺供給,面向核心產業強化技術創新、服務創新,促進專精特新業態發展,推進延鏈補鏈強鏈,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圈發展定制承載空間和支持政策。
大美無度2023“中國高質量5A品牌”中國通號是我國高鐵建設的主力軍,先后參與了我國京津城際、京滬高鐵、武廣高鐵、京張高鐵、蘭新高鐵等國內重大高鐵項目建設,為我國95%以上已開通運營高鐵提供核心列控技術和裝備;同時將成熟的高鐵控制系統技術應用于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先后參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武漢等40多個城市的140余條地鐵項目,市場占有率達到65%以上。
近日,中國通號斬獲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諾維薩德至蘇博蒂察邊境段的訂單,標志著中國通號自主研發的產品成功進軍歐洲市場。截止目前,中國通號正在參建項目還有雅萬高鐵、泰國復線改造、墨西哥公共交通系統等項目,實現了中國高鐵列控標準、技術及核心裝備“走出去”。
二、北京市豐臺區社會高質量發展
豐臺區圍繞軌道交通等主導產業,建立健全產業“強鏈建圈”長效工作機制,加強產業集群頂層設計,重點關注產業全球發展趨勢,動態繪制產業圖譜,建立年度鏈長單位清單、產業生態圈招商目標清單、鍛長板重領域清單、補短板突破環節清單,持續推動靶向招商、精準服務、滴灌扶持。同時,建立健全“倍增計劃”目錄企業遴選扶持工作機制,以高精尖產業為重點,通過動態調整、精心培育、親清服務,持續推進一批創新企業規模效益倍增發展。
目前,豐臺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雙破千,高新企業存量突破2000家,豐臺軌道交通產業已形成國家級“一個集群、一個試點、兩個基地”的品牌,即:國家軌道交通創新型產業集群,國家高端軌道交通裝備標準化試點,以及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國家軌道交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為促進軌道交通產業形成融通發展的規模效應,豐臺園牽頭發起成立了中關村創聯軌道交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50家聯盟成員軌道交通企業,采取“以大帶小”,聯合軌道交通領域專業化社會組織,持續推進基礎研究,加速成果轉化,營造創新生態。
同時,豐臺通過與大學、科研院所等共同搭建創新平臺,通過“補鏈”提升創新能力。中關村豐臺園與西南交通大學共建“中關村·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圍繞智能運維、牽引動力、氫能等細分領域,轉化跨領域、跨場景的高精尖技術應用項目,推動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
豐臺以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為出發點,在北京市整體框架下謀劃豐臺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聚焦通信信號、工程技術、運維服務等環節,實現錯位發展。推動區內企業加強合作,促進產業上下游聯動,建立“大手拉小手”產業生態,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
三、北京市豐臺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2年,豐臺軌道交通產業規模突破2600億元,自2015年起,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今年僅前兩月,豐臺軌道交通產業60家規上企業實現總收入249.7億元,同比增長17.1%,實現利潤總額6.2億元,同比增長8.7%。
憑借產業鏈的經營優勢,中國通號的經營業績保持穩步增長,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402.20億元,同比增長4.85%。中國通號多年來一直保持較高的研發投入,2016年至2022年7年間,研發費用達99億元。
作為我國鐵路領域控制系統設備制式、技術標準及產品標準的歸口管理單位,中國通號目前擁有7個國家級和行業創新平臺、9個國家級創新示范、30多個省部級創新平臺,建成了全球仿真規模大、門類齊、設備先進的3個綜合實驗室和140多個專項實驗室,擁有有效授權專利3500余件,海外專利布局400余件。
去年,中國通號旗下研究設計院主導的多功能車輛總線芯片(MVB),榮獲“城市軌道交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MVB芯片的成功研發及自主化應用,打破國外壟斷,徹底擺脫中國高速鐵路通信信號設備對國外的依賴。
“外國技術領先的公司不會把真正的核心技術交給中國,這需要我們自己的工程師艱苦公關,中國通號把鐵路信號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國家賦予的歷史使命。”中國通號董事長周志亮介紹說,中國通號已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軌道交通八大核心技術,形成了產品種類多元化、主要產品譜系化、核心產品自主化、產品層次差異化的軌道交通系統裝備,并實現廣泛應用。
杭州、上海、廣州、廈門、深圳、大連、合肥、南京、泉州、蘇州等入選“中國高質量5A品牌”的企業、律師事務所、大學、媒體、協會、城市等,正在評級中。
撰稿:孫力、舒彩云
編輯:胡昌聰
審稿:陶佳山
終校:李兆奇